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

松山機場再起?周邊運輸量重大考驗

民航局昨天宣佈:將花兩年時間,斥資四億元,將松山機場進行整建,恢復為商務型國際機場,並積極爭取開闢兩岸及日韓直飛班機。對此,國內航空業者一方面看好松山機場的發展,但另一方面也擔心松山機場本身的條件受限,設備不足,無法滿足國際機場的需求。民航局也承認:機場周邊交通,以及捷運的設施,到時恐怕都無法應付國際旅客的需要,例如,捷運內湖線容納大件行李的能力,都有待解決。
(彭群弼報導)
歷經三十年的國內線業務,松山機場在兩岸包機逐漸走向正常化的過程中,重作馮婦,恢復兩岸班的起降。往返兩岸的旅客,對於不必跑到桃園搭機,也多表肯定。民航局也進一步宣布為期兩年的改建計畫,計畫把松山機場改頭換面,脫離以往國內線機場的功能,要轉變為國際商務機場,專門經營區域內的首都航線為主。
松山機場經過這一番拉皮整型之後,真的可以年輕三十歲,重新站上國際航空舞台,還是年華老去,時不我與?
對此,國內航空業者看法相對比較保守。航空界人士指出,松山機場當時的設計,與目前的航空發展已經有一段距離,腹地小,航廈的縱深不足,一旦出現頻繁的國際航班起降,恐怕連提領行李所需的行李轉盤,都無法應付數量體積都比國內線更為龐大的行李運送需求。
此外,一旦加入國際航線,就算沒有全貨機起降,但至少有「客機腹艙載貨」需要處理。無論機場內的理貨,貨物暫存,堆放,海關的通關作業,或者是機場外的貨車進出通道,現有設施無法處理,機場不具備處理貨物的能力,再加上機場週邊道路並不寬敞,缺乏大型遊覽車停放的空間,國內線移往第二航廈之後,旅客及車輛的停等空間嚴重不足。雖然捷運內湖線就在松山機場的正門口設站,但是連民航局長李龍文都坦承:捷運車站的電梯,動線,當初的設計僅僅是提供國內線旅客使用,至於國際線旅客攜帶了大件行李,恐怕就會有困難。
因此,航空業者建議,如果松山機場想要重返青春;恐怕就不是把航廈對調而已,必須重新檢討機場本身的資源配置,包括將遠航及華航租用的土地廠棚收回,重新分配利用,並且建議向軍方的松指部借用土地及進出動線,作為貨運的處理區,並安排貨車從空軍基地的入口進出,與一般旅客動線區分,善加利用,才能維持松山機場的起碼運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

Powered By Blogger

我的網誌清單

網誌存檔